MCP 入门与实践
MCP 入门与实践
在公司内部知识开源的一些经验文档分享
一、什么是 MCP?
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,模型上下文协议) 是由 Anthropic 公司于 2024 年 11 月推出的开放标准协议,旨在解决大语言模型(LLM)与外部数据源、工具之间的通信难题。它通过标准化接口,让 AI 应用像 USB-C 连接设备一样无缝对接本地文件、数据库、API 等资源。
核心架构与价值
MCP 采用客户端-服务器架构,包含三大核心组件:
-
MCP Host:运行 LLM 的应用程序(如 Claude Desktop、Cursor IDE);
-
MCP Client:管理服务器连接的中间件,实现权限控制与安全沙箱;
- 以 cursor 为例,这里指的是内置对 MCP 协议解析和执行的一个引擎
- MCP Service:轻量级程序,通过协议暴露工具、资源和提示模板。
- Smithery - Model Context Protocol Registryhttps://smithery.ai/
其核心价值体现在:
-
统一标准:替代碎片化的 Function Calling 开发,减少 70% 的集成代码量;
-
安全访问:通过沙箱机制隔离敏感数据,支持 OAuth 2.0 认证;
-
生态扩展:已有上千种 MCP 服务器支持 GitHub、Blender、企业系统等场景。
二、MCP 的发展路线
1. 纯 LLM 时期(2023-2024)
早期 LLM 仅能通过文本交互实现问答,例如 GPT-3.5 的聊天机器人形态。其局限在于:
-
无法访问实时数据(如股票行情);
-
缺乏执行能力(如发送邮件、生成代码)。
2. LLM + Tools 时期(2024)
通过 Function Calling
技术,LLM 可调用外部函数,但面临两大瓶颈:
-
高开发成本:每个工具需独立编写 JSON Schema 和提示模板;
-
协议碎片化:不同厂商的 Function Calling 接口互不兼容。
典型案例:包括 OpenAI 的 GPTs 和 LangChain 工具链,生态扩展困难。
3. LLM + MCP 时期(2025)
MCP 的推出标志着 AI 开发进入协议驱动时代,其技术突破体现在:
-
协议标准化:统一工具描述格式,支持 TS/Python/Java 多语言 SDK;
-
生态爆发:截至 2025 年 3 月,GitHub 已有大量开源 MCP 服务器,涵盖文件管理、API 调用、3D 建模等领域;
-
远程化演进:2025 年路线图显示,MCP 正加速支持远程服务器托管与无状态操作,向企业级应用迈进。
三、Cursor 中如何使用 MCP
VSCode Client 插件同理
环境配置(Windows 示例)
-
安装基础工具:
- Node.js LTS 版本(需通过 CMD 验证
node --version
); Node.js — 在任何地方运行 JavaScripthttps://nodejs.org/zh-cn - Cursor IDE 最新版(需开启 MCP 功能支持)Cursor - The AI Code Editor
- Node.js LTS 版本(需通过 CMD 验证
-
添加 MCP 服务器:
# 示例:安装新闻热榜服务器 npm install -g @wopal/mcp-server-hotnews
进阶技巧
-
多服务器协同:可同时配置文件系统、Bilibili API 等服务器,实现跨工具工作流;
-
调试工具:通过
npx -y @modelcontextprotocol/server-debugger
实时查看协议通信日志; -
安全策略:使用沙箱模式(慎重考虑 YOLO)运行敏感操作,避免直接暴露数据库凭证。